一项新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荟萃分析极大地扩展了与近视相关的遗传变异库,近视是一种引起近视的眼病,其特征是眼睛不同部位之间的聚焦不一致,导致屈光不正。
当他们报道在自然遗传学昨天,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的成员考虑了来自160,420名欧洲或亚洲血统的个人的基因分型数据,这些人在之前的37项研究中进行了分析。在研究的发现和验证阶段之后,研究人员确定了161个可疑的基因座——比过去确定的37个近视相关基因座增加了——以进行一系列的后续表达和功能分析。
“我们的可信基因和途径列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这些研究集中在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和将GWAS的发现转化为治疗的起点上,”伊拉斯谟医学中心和内梅亨大学的眼科和流行病学研究员、通讯和共同资深作者卡罗琳·克拉弗和她的同事写道。
研究小组解释说,尽管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与近视有关,但有证据表明遗传因素也有影响。考虑到这一点,他们开始在欧洲人群和近视特别普遍的东亚人群中寻找潜在的遗传因素。
作者写道:“近视热潮在东亚城市尤其突出,在首尔和新加坡等城市,20岁的年轻人中有高达95%的人患有屈光不正。”作者还指出,“西欧和美国的近视患病率也在上升。”
研究人员在一系列平台上对大约1100万个snp进行了基因分型,这些平台来自屈光不正和近视联合会(CREAM)、23andMe和其他团队的研究人员先前所做的研究。在他们的第一次分析中,研究小组从CREAM队列中选取了44192名欧洲血统的个体和11935名亚洲个体,寻找与近视诊断和发病年龄相关的变异。第二项分析包括104,293名23andMe的欧洲和亚洲客户,随后对CREAM和23andMe的数据进行了荟萃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追踪了近8000个与近视有重大关联的全基因组变异,涵盖104个新的位点和37个先前与眼睛疾病有关的位点。他们试图从条件分析中验证这些位点和21个候选位点的关联,使用另外95,505个人的数据,成功地复制了138个提出的关联。
该团队报告说,还有12个位点显示出与近视的微弱联系,而22个位点来自随后的基于基因的分析。除了努力提出眼睛疾病的多基因风险评分外,该小组还结合了注释、精细映射、表达、硅片分析和其他线索来描述涉及该疾病的基因和途径。
至少有一些发现的变异与其他身体特征(如身高和体重)的变异重叠。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与近视相关的基因变异,这些基因涉及从多巴胺能信号到血管生成、前节形态、转录后调控和光依赖通路等各个方面。
作者写道:“我们的遗传观察为目前的观点增加了可信度,即屈光不正是由视网膜-巩膜信号级联引起的,该信号级联在光刺激下诱导巩膜重塑。”作者指出,这项新研究“为这种级联提供了大量新的分子候选,并清楚地涉及视网膜中广泛的神经元细胞类型、视网膜色素上皮、血管内皮和细胞外基质成分。”